客服:

服务热线

0532-86681214

在线客服

翻译的职业化与职业翻译教育

发布日期:2018-12-27  ::    浏览数:1451 次    信息来源:

一、翻译的职业化与职业翻译教育的艺术性原则

        影视作品是一种综合了视觉、听觉的形象艺术,通过镜头的切换、景物的移动、演员的表演以及语言、音乐、音响的配合全面地表现其艺术魅力,使观众获得精神满足和艺术享受。影视作品不是纯粹的文字文本,而是一种集技术性、艺术性与文学性于一身的综合性文本,既是一种文学作品,又是一种艺术品,也是一种技术产品。其技术性体现在影视作品的产生与发展对声音、色彩等科学技术的依赖。从无声到有声,从黑色到彩色,从普通银幕到IMAX,从单声道到多声道数码立体音响,高科技使得影视作品的冲击力、影响力更强大。

 

二、翻译的职业化与职业翻译教育的相结合原则

         对于配音译制片而言,首要的就是口型一致的问题。与原片人物说话时口型时间的长短贴合;与原片人物说话时口型的开合状态贴合;与原片人物说话时肌肉的松紧状态贴合;与原片人物说话时的口气贴合。译者要注意原文语句的长短、演员说话的语速、停顿等,而配音演员在时间的长短、语言的停顿和口型的开合上也要把握好,尤其是在出现人物面部近镜头的时候。原片中所有的镜头语言和对白语言都要通过视觉传递给观众,字幕与演员的对白及画面的变化必须保持一致。观众的眼睛不仅要看画面,还要看字幕,字幕对白的翻译必须顾及对话的密度和速度。为了避免让观众顾此失彼,简练应该是字幕翻译时把握的重要原则。通过省略、压缩、合并等手法保证在有限的空间里呈现源语的意义。影视作品是一种综合的视听艺术,演员的对白与表演相结合,配以画面、音响效果等。声画统一是影视语言最大的特性。

 

三、翻译的职业化与职业翻译教育的易懂性原则

         影视作品特性决定了影视语言必须把握易懂的原则,译文必须流畅通顺,意义明了。但流畅通顺并不意味着所有的观众能听懂,因为观众的理解能力千差万别,常识性的东西都容易理解,但对于比较专业的问题,观众可能听得流畅但不一定理解。此外,译者还要注意翻译导致的歧义。歧义主要是由词汇和结构引起的,造成词汇歧义的主要原因在于词汇的同音异义和一词多义,而结构歧义一般是形态和结构的含混。对于字幕翻译来说,要避免结构歧义引起的误解;而对于译制片来说,由于主要通过听觉欣赏影片,要避免由语音及语义引起的歧义。在这种情况下,影视翻译工作者应该灵活运用一些其他的表达方式避免出现误解或语义含混。当然,如果歧义本身是为了达到某种特殊的效果,译者就要思考如何还原这种效果。与能够反复阅读的书面文本不同,影视作品都是一次过,观众看电影或看电视节目时,不管是译制片还是字幕片都不可能倒回去看一遍。

 

四、翻译的职业化与职业翻译教育的感情化原则

        感情化原则,既是译者再创造过程中追求的理想境界,也是下笔时锤炼文字、决定取舍的衡量尺度,同时也是评价翻译水平的重要标准。如果翻译只停留在文字上,没有潜入感情深层,即使文字算得上准确、通顺,在字数、节奏等方面也无可挑剔,其结果也往往貌合神离。对影视剧翻译来说,准确自然地传递原作蕴含的感情,是译者的天职,这是感情化原则的核心所在。聆听性是译制片配音必须考虑的问题,因为观众主要通过演员的对白跟上剧情的发展,除了让观众听懂,还要让观众听得舒服,这就意味着译者要注意人物的语言能反映其身份、个性,富于感情色彩,充分表现人物形象。简言之,译者要把握好人物语言的性格化和感情化。准确把握人物性格,译者及相关工作者才能在翻译、配音的创作过程中做到“对号入座”,观众听其声便能识其人,这在群戏中尤为重要。

 

五、翻译的职业化与职业翻译教育的无注性原则

        读文学作品必须有一定文化程度。但即使文盲也看得懂影视。看电视时往往全家围坐在一起。这就要求影视语言雅俗共赏,老少皆宜。其对白不能过于典雅、太晦涩。影视语言是通俗易懂还是典雅晦涩,应该由作品本身的特点决定,有些影视剧语言非常文雅,其目标观众是有一定文化水平的群体,有些角色的语言也不是通俗易懂,这是由剧中人物的特点决定的。译文的通俗与典雅是由翻译的目的、观众的层次以及目的语的规范等因素决定的,应该按照具体情况进行处理。文学作品中有大量的俗语、歇后语、幽默双关、文字游戏、文字典故,以及丰富的文化信息,对于读者难以理解之处,可以增加脚注或尾注,但影视片的翻译不可能采用加注的手法,只能在不影响宏旨的前提下采取意译、解释、省略等变通方法。

合作伙伴

青岛翻译有道翻译青岛翻译公司青岛翻译公司青岛翻译